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适当降低自己的考试预期
来源:温州家教网 2012-4-19 10:43:39
怎样能在高考中超常发挥
一、高考前一周,应调整大脑兴奋时刻。大部分人起床后1小时内感觉最好,有些人夜里感觉很好。无论怎样,都要将自己的兴奋点调整到早9点到11点30,下午3点到5点。此能保证高考时的最好状态。
二、高考前一周应适当增加氧的摄入量。大脑在富氧的条件下,智力水平会相对上升,其回想、联想能力会大幅增加。建议爬爬山,因为森林是天然的“氧吧”,爬山可以呼吸到大量新鲜富氧空气,劳累的状态下,血氧含量会上升;同时很多人在高考前伴有焦虑情绪,严重影响睡眠,爬爬山可以让肌肉产生劳累感,洗个热水澡,很容易就入睡,这对调整考前生物钟有很大好处。另外建议考前一周应适当运动,保持血氧量水平,此也对身体健康有好处。
三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一项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,高考考查的是许多年的知识积累。除文综科目外,其余科目在考前20天左右的复习都是“心理作用”,只是心理安慰而已。除文综科目外,其余科目要做的不是提高,而是“保温”。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学习,而是调整心态,适应高考环境和竞争压力。
把大量肾上腺素转化为能量
焦虑是一种常见的由心理作用导致躯体症状的不良心理状态。通常的学习中,89%的考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,而高考前或高考时考试焦虑情绪几乎人人都有。有些人会表现为考试前不能安心复习、失眠,考试中出汗、心慌、气短、心跳加速、大脑一片空白、轻度晕厥等身体症状。这是由于心理紧张时,大脑刺激肾上腺,身体内分泌了大量肾上腺激素而导致的。了解了症状出现的原因,解决起来也很简单,将产生的肾上腺素消耗掉即可。
如果在考试前出现了严重的焦虑情绪,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运动,比如打打球,围着操场跑3圈等,大量肾上腺素很快转化为能量,如果再严重,可以及时向心理医生求助,可以通过药物控制。如果考试时出现严重的焦虑情绪,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呼吸和自我催眠法。深呼吸是指不发出声音的,使空气吸入肺部并且屏息数秒,然后缓慢将气息吐尽,再屏息数秒,然后重复,此法可以短时间内消耗掉不完全的肾上腺素。自我催眠法指的是自我放松身体上的每一块肌肉,然后在大脑中营造出快乐、自然的氛围,有兴趣的可以让心理咨询师教教你。
记得去年有一个好朋友高考前都3点了还睡不着,在QQ上问我怎么办。我也很是着急。赶紧通过妈妈的关系拨通了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一位主任的电话。医生出了一招,70℃左右的热水淋浴30分钟,可以使身体大量出汗,达到减少体内肾上腺素的目的,于是这位同学很快就入睡了。心理专家还表示,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不要紧张。经考前焦虑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高考之前为数不少的同学存在着入睡困难的情况,其实大可不必担心。因为高考考场精神高度紧张,几乎没有人因为头天晚上没睡觉而考试失利,此外,睡不着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大家不断在想“我为什么睡不着”而跟自己较劲,此时一定要顺其自然,睡不着就躺床上看看书,自然就会睡着。
适当降低自己的考试预期
举两个例子:一是高考它并不是终点,在一定程度上是职业生涯的起点。高考在高中生看来是人生中最大的事儿,但其实并不是如此。高考失利,可以选择复读,高考之后还会有研究生考试,公务员考试,英语等级考试,大了还有成人高考等等,因此并不是最后的机会。二是考坏了并不一定是坏事儿。记得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。两个女孩儿同是一个班的高材生,分数相当。一个在志愿填报时跳了一下,报了清华,最终以最低分录取。一个在志愿填报时沉了一下,报了中国农业大学,以相当高的分数录取。考上农大的同学暑假暗自神伤也很久,觉得自己不如考上清华的女孩儿。几年后两人见面,考上清华的女生很伤心,竞争压力太大,身边强手如云,找不到高中时自己优秀的感觉了,自己不被重视,自己非常失落。而考上农大的女生已经被学校保送研究生,自己在学校是佼佼者,入党、活动,老师第一个想的就是她,她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人生定位,过得非常开心。
|